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内河港口年吞吐量破700万标箱,怎么做到的?

2021-12-29 18:16



在多项举措的有效实施下,近年来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与货物吞吐量等指标连续保持25%以上的增速,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太仓港也不得不面对所有港口一致的痛点,那就是港区接卸与堆存能力有限,难以长期维持这一高速增长。对于如何突破这一看得见的“天花板”,江苏太仓港口管委会发展服务局局长王敏勇在答港口圈(ID:gangkouquan)的提问时表示,太仓港远期将规划建设码头泊位162个,设计通过能力3.31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1700万标箱。要实现以上吞吐量目标,除了规划建设集装箱五期工程外,还将推进玖龙码头集装箱业务开发以及件杂货码头集装箱化工作,以保障港口的快速发展。


作为江苏港口重要的集装箱生成港,同时也是江内重要的喂给港,太仓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周边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江苏港口集团的助力。夹在众多“大佬”之间,如何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将这碗水“端平”?面对港口圈(ID:gangkouquan)的好奇,王敏勇认为,一方面要深化与上海港集装箱业务合作,太仓港可以有效承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溢出效应”,增强太仓港“达海”的能力,同时也能释放上海港的压力,与上海港形成高效联动、互补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要深化与宁波舟山港在大宗散货和件杂货业务合作,增强太仓港大宗散货和件杂货的竞争力,同时借助宁波舟山港的成熟做法,培育发展大宗散货贸易平台;最后深化与江苏港口集团的合作,帮助太仓港进一步完善长江中下游和内河航线体系,增强太仓港“通江”的能力,吸引更多的集装箱来太仓港集并中转。


面向未来,太仓港将以700万标箱为新的起点,剑指千万标箱大港。而如何“将大象放进冰箱里”,王敏勇表示,一共分为四步。一是超前谋划港口规划布局,推进集装箱五期、海通汽车滚装码头等重点工程,挖掘现有集装箱码头潜力,为后续发展提供港口能力保障;二是进一步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港口支持保障系统建设,打造“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提升港口集疏运效率;三是主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化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江苏港口集团、长江和内河港口合作,建设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近洋直达集散中心和上海港远洋集装箱的喂给港;四是进一步优化口岸环境,深化与上海自贸区、苏州自贸区的联动,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发挥港口优势,发展高端食材、新疆农副产品等商品基地,推动太仓港由“物流通道”向“贸易街道”转型。


港口圈(ID:gangkouquan)认为,突破700万标箱,于太仓港而言自不必说,对于内河港口同样是值得扬眉吐气的振奋时刻。一直以来,内河港口受航线、航道、接卸能力等多种客观因素影响,所发出的声量常常被淹没在海港的高歌中,而太仓港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乘上长三角地区港口快速发展的列车,率先代表内河港口跻身强港行列,谁说内河港没有春天?这不就来了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