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头直指中国卖家?亚马逊刷单测评再现“骚操作”
20年买房的是亚马逊人,21年捡瓶子的也是亚马逊人。
这一年,亚马逊对“违规操作评论”的封杀力度史无前例,整个跨境圈沉浸在“封账号、封资金、封库存”的恍惚之中。
犹记得,这一场封号大地震导致5万中国卖家的店铺被关闭,损失超千亿,背后涉及了帕拓逊、傲基、泽宝等多个知名的华南顶级大卖家。
正所谓,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但你以为这真的能震慑住亚马逊卖家吗?近日,外媒再爆,亚马逊又陷“虚假评论”风波!
01虚假评论“攻陷”亚马逊
据外媒Fullstackeconomics报道称,亚马逊平台上出现“评论二用”或“评论盗用”,也就是一些无良卖家从其它产品中获取好评,并将其整合到自己的listing中。
一位买家表示,自己在亚马逊上搜索“开罐器”,并按客户的评论数量进行了排序。结果第一页被一堆电动开罐器占据,评分很高,价格也很合理。但随后他惊讶的发现,这些listing下面掺杂了大量的除开罐器以外的好评。
评论有关于大蒜的,如“大蒜都腐烂发霉了”、“不幸的是,我扔的比我用的多”、“Whole Foods 是购买有机大蒜的最佳选择“。
这位卖家认为,面对这样的情况,做好产品本身的页面优化尤为重要。但是最大的顾虑在于,前期无评价的情况下,如何快速获取评价?
对于这种情况如何更有效的推广,卖家们也给出不同的意见:
卖家A:我感觉白帽的手法要想链接长久,质量这一关肯定能过的,不然终究会被淘汰。如果想短时间维持,后期去优化产品质量的话,只能从服务和一些附加价值这方面去入口,要么就是让利去做性价比产品(一分价钱一分货)。
卖家B:白帽的前提就是你的产品质量没有问题(别和工厂一样盲目自信,要消费者说的才算,最好是给网红,真正的测评师测评,反馈给你数据,然后可以的话让网红用他们自己的亚马逊联盟账号挂单可以很大程度上规避一些问题),然后就索评,建立所谓的独立站(官网),放在说明书上(不要说好评返现什么的,只说售后和品牌介绍之类),在独立站上使用facebook 线上聊天功能,所谓的客服。等你卖的差不多就有人找你售后或者其他的,这时候叫他们给你一些评价的啥的没什么问题。
底下留言种,一位卖家总结的很到位:
1、产品质量要过硬,开vine, 站内广告,站外推广双开,前期积累review, 按照3%的留评率,你积累30个review,需要出1000单。
2、心态放平,白帽玩法,很多老哥都说了,需要养链接的,我们公司基本上是养半年以上才能看到效果,另如果是红海类目,养一年都不一定有起色。
3、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你防不住的,尤其大类目,一个新品被人上几个差评基本上就废了,所以前期一定要低调一点,慢慢来,不要猛冲到BSR前面去,容易被针对,等你有个几百条评论,你才有资格推。
4、补充一点,既然是白帽了,一定要做品牌,且类目要垂直,尤其是社交媒体等平台,如果你有几十万,哪怕几万忠实粉丝,你有新品推出的时候,来个新品大促,你获取评论会更简单直接,注意这不是刷单,而是基于对你品牌的信任,真实的成交。
综上:选一款质量过硬,市场不错的产品,站内站外疯狂砸钱,且短期看不到什么效益,耐住性子慢慢积累review,积累品牌的粉丝,时机成熟的时候一波推上去。这种模式,太烧钱,太慢。主要看卖家能不能坚持呢?